一座园林一扇门打卡南京历史文化两大高峰

发布时间:2024-03-12 16:45:46    浏览:

[返回]

  你知道吗?一座园林一扇门,一秒就可以“穿越”南京文化的两大高峰六朝与明清。最是一年春好处,这座园林正迎来海棠花渐次盛放的季节。

  本期“走读文脉”,我们邀请了江苏文脉大讲堂首批特聘专家、著名作家、文化学者薛冰,带我们走读莫愁文脉,领略金陵烟水气。

  梅花山看梅花、莫愁湖看海棠、鸡鸣寺看樱花每年春天,南京人从来不愁赏花的地方。

  云蒸霞蔚的红粉海棠,早已成为莫愁湖的一张名片。3月8日,走进莫愁湖公园大门,最早一批盛放的海棠迎来了最早一批勤劳的蜜蜂,还有前来打卡拍照的游客。跟着薛冰的脚步,我们来到了莫愁湖公园内的抱月楼前。龙形海棠、木瓜海棠、贴梗海棠这里的“报春海棠”花开最早,已经逐渐进入盛花期,重重花瓣在阳光里潋滟流光,分外娇艳。

  来到莫愁水院,正中间立着的雕像正是传说中的莫愁女。她的名字,也是莫愁湖名字的由来。

  人生富贵何所望,恨不嫁与东家王。这首诗很清楚地描述了莫愁女的美丽率真和忧郁。诗里说莫愁女是“洛阳女儿”,难道她是河南人?薛冰表示,东晋南朝时期,北方的大家族全部迁移到南京来了。“所以这句诗的意思是她的祖籍是洛阳的,实际上她生活在江南。”

  关于莫愁女的原型,历史上有很多个版本。自梁武帝之后,也有不少文人创作了和莫愁女有关的诗文,使得她的形象越来越丰满。薛冰认为,莫愁女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。“她是一个美好的女孩子的形象,不一定是特指某一个人。”

  从莫愁水院穿过一座小院,我们便来到了莫愁湖公园的另一座代表性建筑胜棋楼。“穿过这扇小门,我们就从六朝一下穿越到明朝了。”正如薛冰所说。

  《江苏文库研究编》最近出版的《江苏地方文化史南京卷》给南京文化划分了六大发展阶段,其中六朝是第一个高峰期,明初到清朝中期是南京文化的第二个高峰期。

  胜棋楼背后的故事,是关于拉开南京文化“第二个高峰”序幕的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功臣徐达。

  走上胜棋楼,湖景全貌、波光云影尽收眼底。楼内还重现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开国功臣徐达对弈的场面。在后面的板壁上,挂着著名书法家萧娴手书的对联“钟阜开基,石城对弈”。

  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?薛冰娓娓道来。传说明朝建国后,朱元璋和徐达在这里下棋,徐达赢了朱元璋,还将棋子摆成“万岁”二字。朱元璋龙颜大悦,就把莫愁湖赏给徐达了,从此莫愁湖就变成徐家的产业。

  传说毕竟是传说,这些带有传奇色彩的细节,如今我们已无从考证。但是,胜棋楼在明朝是一个“对弈”的地点,却是有迹可循的。

  薛冰表示,这一带在唐朝时就已经非常繁荣,很多人来来往往,抵达南京的人可能先来到这里,离开南京的人也是在这里跟朋友告别。“到了明朝初年,这儿有一个茶楼,朱元璋、徐达唠叨这里来下下棋、喝喝茶,这还是很有可能的。”

  到了明清时期,这里更加成为江南文化的代表。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,无数文人墨客来到南京,产生了大量优秀的文化作品。“从这一点来看,胜棋楼开创了一个时代,也足以证明莫愁湖是南京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文化地标。”

  “三山半落青天外,二水中分白鹭洲。”这是李白写的《登金陵凤凰台》。今天南京秦淮区的白鹭洲公园,是秦淮灯会的主会场,距离莫愁湖有三四公里。但其实,李白笔下的白鹭洲实际是在莫愁湖附近。

  薛冰介绍,六朝的时候,秦淮河有100多米宽,带来了很多泥沙,泥沙受到长江江水的顶托,沉积而成了沙洲。沙洲和长江的东岸,也就是如今我们看到的石头城遗址,形成了一个夹江,也是一个很好的港口。

  唐代李白来的时候,我们现在看到的城墙还没有筑造。李白站在凤台山上的凤凰台,还能看到长江被白鹭洲对半切开的场景,就是“二水中分”。而且当时长江非常宽阔。宽阔到什么程度呢?薛冰表示,“我们今天看到长江南京段最宽的地方是3公里多,六朝时期,长江的宽度差不多是现在的三倍,大约有10公里。”

  到了宋朝,秦淮河入江口泥沙逐渐淤积,长江南京段出现了很多江心洲,其中叫得出名字的就有20多个。到了枯水期,江心洲连成一片,也就成为如今的南京河西地区。“也就是说,现在的河西,以前全部都是在长江里的。”薛冰说,莫愁湖当时也是长江的水面。沙洲直接连起来的地方变成了陆地,比较低洼的地方就形成湖泊,比如莫愁湖、南湖。

搜索